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Daisy

如何提升 Podcast 收聽數?五步驟找出節目獨特處,衝出驚人聽眾流量!【Podcast 節目經營教學】

每一檔熱門成功的 Podcast 節目一定都有它無可取代、獨特之處,如果節目沒有特色,那也無法吸引聽眾收聽,畢竟目前台灣國內有超過 10,000 檔 podcast 存在市場上,聽眾得要有一個充分的理由才會從茫茫大海中找出你的節目來收聽。

如何提升 Podcast 收聽數?五步驟找出節目獨特處,衝出驚人聽眾流量!【Podcast 節目經營教學】
如何提升 Podcast 收聽數?如何挖掘節目的特色?
 

如果我們試著站在聽眾立場,會發現其實要花時間認識一檔新的 podcast,並不容易,至少要花將近 20 分鐘的時間去收聽,來感受節目有趣與否?能否成功激起聽眾興趣收聽下一集?


他點開你的節目收聽,肯定有其動機,可能是想解決財務問題、可能是想活得更健康、可能單純是找樂子,所以當聽眾找到你的節目,收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停的在「Judging」,在腦中反覆問自己「我為什麼要聽這個節目?為什麼不收聽股癌或是一則茶室?可能其他節目會更適合我?」


所以唯一能給他們理由留下的就是你的「節目特色」,也是大家常在行銷學聽到的「USP (Unique Selling Point) 獨特銷售主張」。


如何建立節目特色(USP)?

以下我們會拆分為 5 大步驟來幫助你找到節目 USP,其實這套方法不單單適用於 podcast,舉凡像是品牌經營、自媒體經營都可以用來重新定義或挖掘你的優勢,任何一個品牌會成功一定都奠基於它的品牌調性深受消費者認同,或是它能有效解決受眾的痛點。


只要你能清楚自己的節目的定位、和優勢,等到下次有人問你「你的節目為何值得收聽?」你就能自信大聲的跟他說「當然值得!因為….」畢竟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你 podcast 的價值。


首先!摸清節目體質,重新定義節目特點

我們看到目前有很多 podcasters 會陷入一個迷思,認為他的節目特色就是提供的「內容或服務本身」,這聽起來沒什麼問題,但如果我們深究以下幾個日常範例就會看出問題:

  • 我們是最美味的越式料理餐廳

  • 我們是時尚品味最好的服飾店

  • 我們是提供最好顧客服務的投資公司

如果你在路上看到這些招牌,能成功激起你興趣走進去消費嗎?我想可能很難,因為完全看不出商家的特色。


你的 Podcast USP 需要更「具體」一點,你可以從品質、價值、或娛樂性作為出發點發想,我們來簡單改良上述的 USP:

  • 我們是不加任何一點人工味精的越式料理餐廳

  • 我們是咖啡跟服飾結合的新型選品店

  • 我們是投資績效五年連續成長的投資公司

這樣看起來商家特色是不是更吸睛一點呢?透過加入具體的元素可以讓受眾對商家的特色更清楚、跳脫出來。


如何提升 Podcast 收聽數?五步驟找出節目獨特處,衝出驚人聽眾流量!【Podcast 節目經營教學】

如何建立 Podcast 節目特色 #1:節目格式

節目格式是最快能決定節目特色的方法,挖掘一個從來沒人試過的節目格式,就是最快建立特色的捷徑!


什麼意思呢?也就是「不要做別人做過的事」,像是每週固定訪問來賓 30 分鐘這類絕大多數訪談類節目採取的格式,以下是幾個比較有創意的節目格式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
1. 加入一點獨特元素

Andrew and Pete’s podcast 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國外節目,他們做了很多創新好玩的事,其中像是有一集來賓需要分享他們認為最實用的工具,你可能覺得這聽起來沒什麼特別,但好笑的是,來賓說話的時候嘴巴是要含著水的,哈!非常荒謬但跟節目的整體氛圍相當契合!除了可以讓聽眾知道實用的知識之外,同時也能帶給聽眾歡樂笑聲。


所以就算是正經八百的訪問節目,只要能加入一點創意點子就能讓你的節目跳脫出來。


當然上述的方法或許有些荒謬,但我想強調的重點是「創意」 ; 舉例來說,像是「現場聽眾 Call in」就是很不錯的點子,每週固定時間都開放聽眾在空中和你交流,除了能拉近你跟聽眾之間的距離外,也能帶給節目多一點新意。


2. 改變單集時長

沒想到吧!其實單單改變單集時長就可以有很不同的感覺喔!


有很多節目單集時長都將近 20 分鐘、30 分鐘,甚至有超過一小時的,主要是因為通常一場談話時間都大約落在半小時到一小時,仔細觀察,其實多數人手機行事曆規劃行程也都以 30 分鐘為一個單位,但並不代表是 podcast 最佳的時長規劃。


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節目都是以「短時長」為主,像是「通勤學英文」、「今周大耳朵」等等,它們一集時長大約都落在 5 到 10 分鐘左右,讓聽眾可以快速吸收新知。


相對的,也有許多知名節目是單集長達一小時的,像是超有名的「股癌」,節目特點就是主持人謝孟恭每集都會深入分享他精闢的投資觀點,而且單靠主持人一個人的口才就能撐完全場,節目收聽率依舊長年高居不下。



你可以觀察,如果其他跟你同類型的節目都是做 30 分鐘時長為主,那你或許就可以嘗試一集錄 10 分鐘即可,這樣就能輕鬆跟其他人做出區別。


3. 更新頻率

更新頻率相較於其他方法比較難快速建立節目特色,畢竟現存許多各式更新頻率的節目,包含週更、日更、月更、季更、甚至年更都有。但如果能將「單集時長+更新頻率」做結合,一樣可以有效建立節目特色。


舉例來說,你可以做「每集 5 分鐘+日更型」、「每集 4 小時+月更型」的節目,各式各樣的格式可以隨意搭配。更新頻率可能不是最強大的 USP 工具,但可以發揮加乘的影響。


4. 主持搭檔

主持人的搭配絕對是影響節目 USP 最大的元素,畢竟台灣目前普遍節目都是單人訪談秀,很少看到多人訪談型的節目。


所以如果要快速跳脫出來,你可以嘗試雙人主持的形式,搭配邀請來賓上節目,就可以有煥然一新的感覺。舉例像是「地產好學聲」,就是透過 Sam 跟 Ting 兩位女主持人的搭配,再加上邀請各界來賓暢聊房地產知識,每集都帶給聽眾耳目一新的感受,同時節目氛熱絡無任何冷場,知識量也相當大。


如果兩位主持人能面對面錄製是最好,畢竟現場錄音比起網路通話更能透過肢體語言、面部表情培養談話默契。


如果可以,其實三人以上的節目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,雖然多人 podcast 在主持節奏上的掌握難度更上一層樓,但多人談話可以使節目內容更加豐富,同時娛樂性也更佳。


我最喜歡的雜談性 podcast「雞來速」就是優秀的例子,每集都固定由三位主持人挑選一個主題來討論,偶爾會邀請特定主題的來賓,主持人們一搭一唱幽默輕鬆的聊天,就像朋友私下的哈拉,是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,加上因為是現場錄音,所以互相接話的節奏掌握得很好,一點也沒有網路通話卡接的問題。



如何建立 Podcast 節目特色 #2:節目主題

節目主題可以說是 Podcast 的靈魂所在,也是引導節目成功的關鍵因素。


人們最常在節目主題犯的錯誤就是設定的太攏統,一個單純談身心健康的節目沒法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,我們需要縮限受眾的範圍


不用擔心說主題太小眾沒辦法打響節目知名度,因為我們只是在前期先採取「點對點突破」戰略,後期等節目累積上千名的一小群死忠聽眾後,你可以再嘗試更多元的主題。


決定 podcast 節目主題有以下兩個面向須考量:


1. 切入視角

相比於廣而模糊,我會建議新手 podcaster 切入 podcast 主題的視角越具體越好,所謂視角其實就是主持人對事物的「觀點」,你怎麼看待一件事、主題跟你自身的連結是什麼?



💡 舉例來說,假設你想做健康類的節目,回歸到你本身,你可能是一位新手爸媽,忙著照護新生兒但沒有時間到健身房運動,但同時又想維持身材該怎麼辦呢?


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切角,你的 podcast 主題切角就可以是「面向新手爸媽」的健康類節目,甚至更具體一點:專屬於新手媽咪的健康瘦身 podca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