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Daisy

在家錄 Podcast 怎麼佈置?用衣櫃和枕頭打造超省錢 Podcast 高品質錄音間!

已更新:2021年7月19日

起初我在錄 Podcast 時,因為並沒有太多的錄音資源,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如何提升 Podcast 音質,還記得我第一支麥克風只要價不到新台幣 1,000 元....


對於那些訂閱數足夠大的知名節目,他們的節目音質通常不在話下,但也是因為他們有資源去添購優秀的錄音器材,而且也租得起昂貴的錄音間;相對於初學者無法投注太多金錢在節目的經營上,我們要如何提升錄音品質呢?


過去在新手階段我透過自行摸索,學會了在低成本、不花太多錢的情況下挑選麥克風、選購錄音軟體、學習剪輯技巧,可最讓我驚訝的是,對我的錄音品質有絕對性影響的竟然是「在衣櫃裡錄製 Podcast」。



1. 昂貴麥克風 ≠ 音質保證

2. Podcaster 必知基本聲學概念

3. 錄製前的隔音佈置

4. 如何在家裡錄製 Podcast:一個衣櫃就能辦到!

5. Podcast 遠距錄音:來賓的錄製環境佈置(附圖示)

6. 直接在後製階段去除掉所有混響?

7. 結語


 

昂貴麥克風 ≠ 音質保證


剛開始製作 podcast 時,因為沒有相關經驗,所以我多是去觀察網路上知名 Podcaster 使用的麥克風,然後也陸續入手了幾支滿有名的品牌,但使用它們嘗試錄了幾集節目之後,我的錄音品質沒有太明顯的提升,頂多就是雜音變少、高低頻不同,但跟那些厲害的節目比起來,還是有明顯差距。


後來我才發現,一支昂貴的麥克風不能 100% 保證給你完美的音質,因為其中錄音環境也占了 50% 的影響,如果我沒有辦法提升錄音環境的品質,即使入手了要價上萬的麥克風,也無用武之地。


要提升錄音環境的品質,關鍵就是要避免在一個充滿反射物體的空間錄製,可以利用各種 "隔音材料" 減少室內的噪音,像是泡棉、隔音板等等,市面上有販售各式隔音的材料可以利用,而它們共同的功用就是減少一個空間裡產生的混響,以下為大家介紹基本的聲學知識。



Podcaster 必知基本聲學概念


如果大家還記得國中基本物理的話,對於以下內容應該不陌生。當我們在一個空間裡說話,聲波會從你的口透過空氣傳送到四面八方,其中包含你面前的麥克風,以及四周的牆壁,所以除了直接由麥克風收音之外,聲波還會藉由牆壁多次反彈,在不同時間點再次由麥克風收音進去。


所以即使我們是直接對著麥克風講話,絕大多數的聲波會由麥克風透過最短路徑收音進去,但還是會有非常多的聲音略過麥克風、到達牆面然後反彈,再傳送回麥克風,這些「餘音」被收錄的延時時間,就是我們在後製階段透過軟體回放,所聽到的混響的成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