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Daisy

教你持續發想 Podcast 主題企劃!靈感不間斷就靠 4 點式架構法

已更新:2022年11月7日



「下一集要錄甚麼?」我想這絕對是每個 podcast 創作者的日常難題吧!特別是非閒聊類主題的節目,靈感有時就像乾枯的死海,毫無波瀾。但背負著節目要定期上新的壓力,死拚活拚還是要擠一點內容跟聽眾分享,這種被趕鴨子上架、靈感枯竭的感覺真的很差,同樣身為創作者的我們,非常能夠感同身受。


我們都誤以為想主題就是要坐下來,把腦子淨空思考靈感就會來找你,但通常過了一個多小時後,你會發現筆記本上還是空空如也,一個好點子也沒有蹦出來。


所以在這篇文章,我將跟你分享 4 大被證實能提升創意發想力的法則,讓你的 podcast 主題靈感能夠源源不絕,這四個方法不僅能夠充實你的 "內在思考",同時保有持續的 "向外產出",無痛寫出更多有料的 podcast 腳本主題。


如果你趕時間,可以先看重點-Podcast 主題發想四大方法:
  1. 創意來源的 3B 時刻

  2. 持續的記錄記錄再記錄

  3. 建立創意漏斗:捕捉、整理、組織

  4. 善用搜索工具跟逆向思維法


 

創意來源的 3B 時刻

我們都知道節目主題要有創意才能吸引眼球,但創意並不是說苦逼催生就能有的,就我們過往經驗整理,最有趣的主題往往是在不經意的時刻下誕生的。


著名哲學家 Ludwig Wittgenstein 提出的理論-創意來源最多的 3B 時刻「bed、bath、bus 睡前、泡澡、通勤」,沒想到吧,這三個大腦最放鬆、低壓的情境竟是創意產生最多的時間點。


不知道你有無這樣的經驗,通常你在公司開的 brainstorming 動腦會議成效都不會太好,因為人在高壓之下,像是有特定期限、主管質問的情境,大腦思考的彈性會相對狹隘;反而是在私下休息、在外散步、或是睡前舒服泡完澡後的冥想,大腦的思路是最活躍的,因為在這些優質的休息時間,人可以策動的腦神經變多,也因此創意會在這些時刻產生。


我們針對這三 B 分析一下,自然你就會了解 Ludwig Wittgenstein 的理論緣來:


Bed 睡前

休息、睡眠、或是作夢可以激發你的潛意識運作,也才能天馬行空的想像各種 idea 可行性。


Bath 泡澡

當我們在泡澡或是沐浴甚至游泳,這些跟水有關連的活動,會讓人的目光不自覺的去觀察水的流動、以及在水中放鬆身體消除疲勞的物質。


Bus 通勤

多數人在清晨搭捷運或公車通勤時,大腦會自動進入預設模式網絡(DMN:Default Mode – Network),也就是所謂的待機狀態,在待機狀態中人們通常可以更輕鬆地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,跟想到好的 idea。


對於 Podcasters 來說,善用這 3B 時刻可以增加你在生活中靈感的來源,但當然想到點子之後還是需要系統性的寫出腳本企劃,讓創意可以被實作成一個精彩的單集。